01
极简主义风格
遵循"少即是多"的理念,使用大量留白创造呼吸空间,仅保留最必要的元素。配色方案限制在2-3种中性色,主要为白色背景配以黑色或深灰色文字。
02
大胆现代
打破传统排版规则,创造强烈视觉冲击。使用鲜艳对比色如荧光粉、电子蓝、亮黄等,背景可使用深色或鲜艳色块。
03
优雅复古风格
重现20世纪初期印刷品的精致美学。使用米色或淡黄色纸张质感背景,配以深棕、暗红等老式印刷色。字体必须使用衬线字体。
04
未来科技风格
呈现高度发达的数字界面美学。背景必须使用深蓝或纯黑,配以霓虹蓝、电子紫等高饱和度荧光色。排版应模拟高科技显示界面。
05
斯堪的纳维亚风格
体现北欧设计的简约与功能美学。使用纯白背景,配以特定的北欧色调如淡蓝、浅灰、原木色和淡粉。排版应极度克制且有序。
06
艺术装饰风格
重现1920-30年代的奢华与几何美学。必须使用黑金配色方案,金色应为真实金属色而非黄色。排版应严格对称,使用装饰性强的字体。
07
日式极简风格
体现"侘寂"(Wabi-Sabi)美学——接受不完美、无常与不完整的哲学。使用极度克制的色彩,主要为白、灰、黑和淡墨色。留白(Ma)是核心元素。
08
后现代解构风格
彻底打破传统设计规则和网格系统。排版应故意不规则且混乱,使用多种字体、大小和方向,文字可重叠、倾斜或被切割。
09
朋克风格
体现DIY精神和反叛文化。必须使用粗糙、手工制作的视觉效果,如剪贴报纸、复印机扭曲和胶带痕迹。色彩应高对比且原始。
10
英伦摇滚风格
融合英国传统元素与反叛摇滚美学。色彩应使用英国国旗色系(红、白、蓝)或复古棕色调,可添加做旧效果。
12
孟菲斯风格
重现80年代意大利设计运动的前卫美学。必须使用鲜艳且不协调的色彩组合,如亮粉、青绿、鲜黄和橙色。几何形状是核心元素。
13
赛博朋克风格
体现"高科技,低生活"的反乌托邦美学。背景必须为深色,配以霓虹色彩如荧光粉、电子蓝和酸性绿,创造夜间都市氛围。
14
波普艺术风格
重现60年代艺术运动的大胆美学。必须使用亮丽原色(红、黄、蓝)和黑色轮廓线,色彩应平面且不含渐变。
15
瑞士解构风格
在严格网格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的破坏和重组。排版应基于经典瑞士网格,但故意打破和扭曲,文字可越过栏格、重叠或被切割。
16
蒸汽波美学
体现互联网亚文化的怀旧未来主义。色彩必须使用特定的渐变组合,主要为粉紫色到青蓝色,创造黄昏或霓虹效果。
17
新表现主义风格
体现80年代艺术运动的原始能量和情感表达。色彩应强烈且不协调,使用原始、未经调和的色彩组合,可包含泼溅和涂抹效果。
18
极端极简主义
将"少即是多"的理念推向极致。留白必须占据至少90%的设计空间,创造极度的空旷感。色彩应限制在黑、白、灰三色。
19
新未来主义
体现当代建筑和产品设计中的前沿美学。形态应强调流线型曲线和有机几何形状,避免直角和静态形式。
20
超现实主义拼贴
创造梦境般的视觉叙事。图像处理是核心,应组合不相关元素创造意外联系,如古典雕塑与现代电子产品、自然元素与几何形状。
21
新巴洛克数字风格
将17世纪的华丽美学重新诠释为数字形式。装饰是核心元素,应使用极其丰富的数字化巴洛克花纹、卷轴和浮雕效果。
22
液态数字形态主义
结合流体动力学与数字艺术创造超前卫视觉体验。背景必须使用高级流体渐变,如紫罗兰到深蓝的流动过渡,并添加半透明的液态气泡或波浪形态。
23
超感官极简主义
将极简美学推向感官极限。表面上看似极简,但通过微妙的纹理、触觉暗示和动态响应创造深层次感官体验。
24
表现主义数据可视化
将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与数据可视化完美融合。必须使用看似随意的笔触、泼溅和涂抹效果,但实际上是由精确数据驱动生成的可视化图表。
25
维多利亚风格
重现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华丽印刷美学。背景必须使用米色或淡黄色纸张质感,配以棕色、深红和金色等传统印刷色调。
26
包豪斯风格
体现20世纪早期德国包豪斯学校的功能主义美学。必须使用基本几何形状作为核心设计元素,如方形、圆形和三角形,保持形状的纯粹性。
27
构成主义风格
体现20世纪早期俄国前卫艺术运动的革命性美学。必须使用大胆的几何形状和对角线元素创造动态张力,强调结构与构成。
28
孟菲斯设计
重现1980年代意大利孟菲斯设计小组的前卫美学。必须使用鲜艳且不协调的色彩组合,如亮粉、青绿、鲜黄和橙色,创造故意的视觉冲突。
29
德国表现主义
体现20世纪初期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强烈情感表达。背景应使用深色调如深蓝、黑色或暗红色,创造戏剧性氛围。
扫码获取更多设计灵感
一起AI实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