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日综合讨论热烈,覆盖AI工具的成本效益分析、工作流程数字化方案、AI商业化实践、社群资源共享及技术问题解决等多个维度。各群成员积极分享经验、资源和见解,展现了社群的活力与价值。重点工具如Manus AI Slides、天工PPT、Perplexity Lab、Cursor、Raycast G4F插件等均有深入讨论。同时,线下活动组织和电子书资源发布也成为亮点。
AI产品蝗虫团是一个专注于AI产品前沿探索和深度实践的高质量技术社群。群内汇聚了众多AI产品爱好者、技术专家和创业者,形成了独特的“蝗虫”文化——对新AI工具保持极高敏感度,快速发现、测试并分享最新的AI产品和技术。
@Rokie 分享了 Manus AI slides 的真实使用体验,指出20页PPT消耗780积分,约合几十元人民币。虽然支持导出PPT和在线编辑,但与 天工PPT 相比,感觉性价比不高。群友 @神的孩子在跳舞 在看到导出效果后直接评价为“拉胯”,引发了群内关于AI PPT工具选择和成本效益的广泛讨论,大家普遍关注实际产出质量与投入是否匹配。
@Ronin_Chang 分享了其基于 iPad Pro 的完整会议工作流程,包括使用录音功能,并结合ChatGPT和Gemini等AI工具进行即时问答和信息处理。他还提到会将GPT的问答页面存入Obsidian作为笔记。 @xiaolei0vip 则分享了更自动化的录音转录方案:通过iCloud同步录音文件,利用Python脚本监控新文件,并使用Whisper进行自动转录,后续甚至转向使用dinox软件实现一键处理,展示了AI在提升会议效率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。
@Liu 分享了 bolt.new 黑客松活动信息,报名后48小时内即可获得免费试用包(builder pack),且不强制要求edu邮箱。这一消息引起了群友的兴趣,@我也不知道叫啥好 已成功报名。这类活动为开发者提供了接触和试用新AI工具和平台的宝贵机会,有助于激发创新和学习新技术,群内对此类信息分享持积极态度。
@大白 分享了其独特的AI商业化思路,将客群定位为 个创小微 企业,并采用“AI地摊思维”进行交付。他强调这类客群的特点是决策链短,老板一人说了算,只要产品有用就能快速促成付费。他还分享了为政府孵化器做AI分享的成功案例,2小时内完成PPT制作,并采用按次收费模式,这种灵活高效的商业模式引发了群友对AI服务变现路径的思考。
@安德鲁 对 Perplexity Lab 进行了首次测试,认为其在应用开发方面水平较高,但指出在处理印度相关数据时存在较大误差,原因可能是“印度在伪造大量的错误的公开数据”。他强调使用该功能需要Pro订阅。群友 @Jason@菩提散人 也表示“今天一上午都在用,确实好用”,显示出该工具在某些场景下的实用性,同时也揭示了AI工具对数据源质量的依赖性。
@安德鲁 分享了其详细的AI工具投资清单,月成本约112-162美金,订阅服务包括OAI Plus, Perplexity Pro, Cursor Pro等。他还列举了已退订的服务如GenSpark(因性价比)、Anthropic(账号被封)等。他风趣地表示“本喷月入5000元=688.66美金,ALL IN AI”,展现了对AI工具的投入决心和精打细算的订阅管理策略,为其他用户提供了AI工具组合和成本控制的参考。
群内讨论了 Cursor Pro 的获取方式,特别是教育版的免费使用政策。有成员提到上个月凭教育邮箱可获得一年会员,但也指出部分优惠可能已被收回。 @安德鲁 幽默地表示自己“已被大学开除十几年,无能为力,搞不定教育版”。这反映了用户对AI工具付费门槛的关注,以及利用教育优惠等途径降低使用成本的普遍需求,同时也提醒了优惠政策的时效性和不确定性。
@xiaolei0vip 分享了 Raycast G4F插件,该插件允许用户自定义API,从而可能绕过Raycast Pro订阅对模型使用次数的限制,或使用更强大的自定义模型。他提供了详细的配置教程GitHub链接,并分享了通过闲鱼购买长期订阅(4年700元)的成本优化方案,认为对于用量不大的用户而言“挺香的”。多位成员成功配置并给出正面反馈,显示出社群对提升工具效能和降低成本方案的高度兴趣。
群友 @🍃草木中人 在配置Raycast G4F插件时遇到问题,@xiaolei0vip 及时提供了详细技术指导,指出通过在Raycast窗口直接输入 "Preferences" 命令可以找到插件的设置项,进而配置Custom APIs。用户 @w 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并参照此方法得到快速解决。这一互动充分体现了群聊强大的技术互助氛围,成员间互相帮助解决实际操作难题,提升了工具使用体验。
用户 @ben田 提出了在Raycast AI中实现 多开对话窗口 的实际需求,希望能同时处理多个AI交互任务。 @向阳乔木 建议可以尝试使用API自行编写插件来实现此功能,但也提到可能与官方调用存在冲突。讨论还涉及了高级订阅用户如何更有效地利用API。这一讨论反映了用户对Raycast AI功能深度和灵活性的更高期望,以及通过自定义开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探索。
@Bala🌍 分享了其将本地工具与Raycast协同使用的经验。他提到了在本地使用 Whisper 进行语音转文本,并将结果通过Raycast的shell command功能与 Obsidian 进行集成。这种实践展示了如何将Raycast作为枢纽,连接不同的本地应用和服务,构建高效的个人工作流,体现了工具链整合的实用思维和对效率提升的追求。
群内深入讨论了将 API作为主力 使用Raycast AI的局限性。 @🍃草木中人 认为,尽管自定义API(如通过G4F插件)能提供灵活性,但在上下文处理、网络环境适应性方面可能受限,Raycast的全局便捷性优势可能无法完全发挥。 @JK 则强调了 官方客户端 在功能完整性上的优势,如文件传输、图像读取、代码生成(Artifacts)、项目化管理、预设指令等,且对话限制较少。讨论旨在帮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理性选择API或客户端,并理解各自的优劣。
@向阳乔木 在群内发布了其整理的 《读故事学AI》电子书 的完整版本,内容多达700余页。这本电子书旨在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和学习AI相关知识,受到了群友的关注。此类高质量学习资源的分享极大地丰富了社群的学习氛围,为成员提供了系统学习AI的宝贵资料,体现了社群的知识共享精神。
社群的线下连接也在积极推进中。@大白 发起组织 北京中关村AI活动,并寻找同行者。成都的 @你想猫 和 @xiaolei0vip 也计划进行线下会面。同时,@画伞 表达了对深圳地区AI活动的参与意愿。这些自发的组织和需求表明群成员不仅满足于线上交流,更期待通过线下聚会加深联系、碰撞思想,增强社群凝聚力。
群友 @牛尔 反馈了 GDR(可能指特定AI工具或服务)罢工 的问题,引发了关于工具稳定性和问题排查的讨论。虽然具体解决方案未在摘要中详述,但这类问题反馈是社群价值的重要体现,成员可以共享遇到的技术难题,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或替代方案,集思广益,帮助彼此克服使用AI工具过程中的障碍。
在 @安德鲁 测试 Perplexity Lab 时,发现其在处理印度相关数据时出现较大误差,他推测是由于“印度在伪造大量的错误的公开数据”。这一观察引发了对 AI工具在处理不准确数据源时的局限性 的思考。即使AI模型本身能力强大,但如果输入的数据存在偏差或错误,输出结果的可靠性也会大打折扣。这强调了数据质量对于AI应用的重要性,以及用户在使用AI工具进行分析时需具备批判性思维。
由 @Gwaanl 分享的关于科技从业者工作焦虑的文章,在多个群组中引发了共鸣和讨论。文章结合Lenny Newsletter的职业现状调查,以卡通对话形式呈现。这触动了许多身处快速发展的AI行业中的从业者,大家对 工作压力、职业发展、技能更新 等方面的焦虑感同身受。这类讨论有助于成员情感连接,并从不同视角思考行业动态和个人成长路径。
用户 | 主要贡献 |
---|---|
@Ronin_Chang | iPad工作流程分享、会议录音经验、教育版信息分享【来源】:AI产品蝗虫团, NotebookLM使用交流 |
@大白 | AI商业化案例、线下活动组织【来源】:AI产品蝗虫团 |
@安德鲁 | Perplexity Lab测试、AI工具成本分析【来源】:NotebookLM使用交流 |
@xiaolei0vip | 录音转录技术方案、Raycast G4F插件分享与技术指导、线下聚会【来源】:AI产品蝗虫团, Raycast AI 使用交流 |
@🍃草木中人 | Raycast插件配置讨论、使用建议分享【来源】:Raycast AI 使用交流 |
@画伞 | 多话题参与、设备使用心得【来源】:AI产品蝗虫团 |
@向阳乔木 | 《读故事学AI》发布、Raycast技术建议与API指导【来源】:AI产品蝗虫团, Raycast AI 使用交流 |
@你想猫 | ComfyUI学习、成都活动组织【来源】:AI产品蝗虫团 |
@Gwaanl | 职场焦虑话题引发与文章分享、积极响应【来源】:AI产品蝗虫团, NotebookLM使用交流, Raycast AI 使用交流 |
@我也不知道叫啥好 | bolt.new活动信息分享【来源】:AI产品蝗虫团 |
Dia浏览器使用交流:专注于Dia浏览器深度使用与产品优化的专业社群。群友积极提供高质量反馈,深入探讨产品思维与技术细节,共同建设优质社群生态。
NotebookLM使用交流:一个围绕NotebookLM及相关AI工具的高质量技术互助社群。以快速响应、实用解决方案和温馨互助氛围为特色,关注AI前沿趋势与价值资源分享。
Raycast AI 使用交流:致力于探索Raycast AI前沿技术与实用技巧的交流平台。专注于分享能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、优化工作流程,并关注成本效益,实现AI赋能最大化。